殲六發展簡史:
1953年5月中共與蘇聯協定在中國境內生產蘇聯飛機。這項協定要求蘇聯提供協助建立中國航空工業。幾種俄製飛機選定給『中華人民共和國』授權生產。這是朝向成立中國自製航空工業的第一步。
1957年後期蘇聯關閉米格19的生產線,1958年元月,蘇聯同意授權中國生產該型戰機,並提供藍圖與技術資訊給瀋陽飛機製造廠。當時瀋陽已經生產殲五型戰機(仿自俄製米格17F壁畫C型)。
在殲五計畫的合約中,蘇聯提供大量的技術支援;但這次蘇聯僅提供引擎藍圖與技術文件。除了只收到5架已屆汰除狀態的米格19PF的硬體外,蘇聯並未提供其他的工具機台。
中國第一架組合完成的米格19P農夫B,在1958年12月17日,由王幽淮駕駛完成首度試飛。1959年4月國家驗證委員會准許該機大量生產並賦予殲六的型號(『殲』代表『殲擊機』,也就是西方世界通稱的『戰鬥機』)。
渦噴六是俄製RD-9B發動機授權瀋陽及成都飛機發動機製造廠生產的型號,該引擎的第一份文件是在1958年初從俄國送達。一開始由於其高水準的設計,使得中國無法生產這些引擎。與早期的渦噴五(仿俄製克利莫夫VK-1F)發動機比較,RD-9B顯得較複雜得多。它包含2,521個零件,比渦噴五多出約46﹪。鎂製零件與精密鑄造的軸流式發動機遠超過當時中國飛機發動機製造標準。至1960年末,由於生產品質的低劣,沒有任何一具渦噴六引擎進入人民解放軍服役。
1959年元月,俄國總書記赫魯雪夫與外長葛羅米科訪問中國。這次訪問後不久,中蘇關係開始惡化,1960年6月,停止所有的經濟與技術援助。結果,1,390名蘇聯專家與顧問全部被召回。自西方國家持續對中國強制實施禁止貿易與蘇聯撤回他們的援助,對中國航空工業所有的技術升級可說是完全停頓。
1958年5月開始的「大躍進」對剛起步的中國航空工業造成了極負面的影響。在這個計畫下中共領導階層要求以量代質生產民間與軍事物品。結果造成瀋陽廠製造的殲六農夫B的品質低劣,空軍單位拒絕接收這批飛機,生產也因而停頓。最後只好採取提升殲六製造品質的必要措施。取消米格19P的生產改代以生產米格19S的決策,也有部分源因於此。就在與蘇聯結束的合作計畫之前不久,收到農夫C型的技術文件。
在重建主要工具與改進生產技術後,1961年間開始生產殲六型號下的米格19S原型機。1963年12月國家驗證委員會通過殲六大量生產的驗證,而第一架量產機配備在防衛首都北京的空軍第38航空師。
殲六的最初機種是根據米格19P建造,這連帶對米格19S的生產發生某些影響。俄製與中共製造的米格19S兩者之間在外觀上的差異只有機首空速管的位置與後機身冷卻進氣口的數目不同。米格19S有四個冷卻進氣口,其中三個垂直排成一列,而殲六只有兩個且稍微錯開。多數的殲六,其空速管位於座艙罩的左側,而所有的俄製農夫C型,其空速管則是位於右側。
瀋陽飛機廠也改進生產技術並對農夫本身作了些修改。多數殲六在主翼前緣裝設武器掛架,類似的掛架也出現在東德空軍的農夫C上。該掛架主要是用來載掛火箭筴艙,不過也可掛載小炸彈。
後期生產批次的飛機作了些獨特的修改,只在中國製造的殲六上見到。減速傘容納艙從後機身左側移至垂直尾翼方向舵底部的子彈型容納艙。這項修改在定期翻修期間進行並證明非常實用。後來米格設計局在發展米格21PFM時也採用這個系統,在方向舵根部裝上類似的容納艙來收藏減速傘。
瀋陽飛機廠生產總數約4,500架殲六,超過蘇聯生產的架數。即使在1990年代仍有約800架殲六配署在防空團(Air Defense Regiment),而另有1,200架配署在中國人民解放軍空軍的打擊部隊,加上另外300架農夫C服役於中國海軍。
農夫C在瀋陽首度起飛約25年後的1986年仍在生產殲六。主要原因之一就是長期的生產期間缺乏蘇聯的協助與西方技術的禁止,中國在科技的研究延宕多年,與新世代飛機如殲七(仿自米格21魚床)的發展及大量生產遲緩。直到1970年代中期,殲六仍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生產最多的攔截機。
中華人民共和國區分8個空軍軍區。其指揮架構的組成是以區域為根據,而不是功能上的指揮。每個航空師有120架以上的戰鬥機,配署3個團,每個團各有3個旅,各配備15架飛機。中國航空師的架構是仿效蘇聯空軍,在巔峰期間曾超過40個師裝備殲六。
1960年代至1970年代初期,殲六一直是中國空防單位的主力。1964年12月18日謝翔鶴的5651號RF-101A巫毒機、1965年3月18日張育保的5656號RF-101A巫毒機遭中共空軍第18師副團長高良吉的殲六擊落。1967年,兩架美國海軍的A-6入侵者式在東京灣上空被空軍的農夫C型擊落。根據中方報告,有14架外國飛機在企圖侵入中國領空時遭擊落。
留言列表